行情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总结)
2023-03-28 21:01  浏览:46

在查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朋友注意!小编整理出了详细的2021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有需要的速来看看吧!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2021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总结”,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1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总结

  导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内在统一整体。

  产生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中期。

  客观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广义理解:包括创始人在内及其继承者——列宁主义、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内涵:

  ①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还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④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

  中国近期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4.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5.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即:

  1.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理论意义:

  ①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的缺陷。

  ④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②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 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② 相对静止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③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①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②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

  ③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④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性、有限的和无限性。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阐明了社会与自然的区别与联系。

  从实践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①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②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①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② 实践形成 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③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 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二者的关系:

  ①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条件:

  ①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③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

  质或本原的问题。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体现在:

  ① 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①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③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1)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普遍的。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

  部各个要素不能孤立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联系是多样性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联系的条件性:

  ①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②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

  (2)发展:

  发展的实质:新陈代谢的运动和变化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①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②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①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③ 社会历史领域内,人民群众是社会群众创造者和绝对力量,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

  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①直接现实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结构:

  ① 实践主体:是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②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③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

  ① 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

  ② 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①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②认识关系: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③价值关系:满足自己的需要。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①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社会政治实践

  ③科学文化实践

  ④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坚持反映论的立场。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坚持先验论的立场。

  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这种能动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从实践到认识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感性认识是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

  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二者的关系: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②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②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表明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指

  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但是真理的形式又是主观的,真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主观形式表达出来。

  真理是客观的,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真理的一元性指

  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

  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指

  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指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二者相互依存;②二者相互包含。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

  ①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真理和谬误存在着原则界限。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价值是指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的基本特性:①价值的主体性;②价值的客观性;③价值的多维性;④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的基本特点:

  ①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价值观是

  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

  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是指

  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由于反映社会存在的方面不同、方式不同,因而作用也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①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③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社会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②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④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

  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原因:

  ①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②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④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⑤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⑥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既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①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②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③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存在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就是商品。

  价值:是生产商品时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二者关系:

  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②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两者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不各自独立存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关系。

  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个条件:

  ①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

  ②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决定。

  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的消极后果:

  ①导致社会资源浪费;②阻碍技术的进步;③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主要途径:①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士地;②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制: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地位的形成。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即利泪或超额利泪)。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法律形态。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剩余价值理论:

  ①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②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③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②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⑷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选)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多选/简)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

  ⑴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⑵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⑶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⑷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第三、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

  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