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退休,职工档案丢失,还能办退休吗 有什么解决渠道
2023-07-25 20:58 浏览:38
2023年退休,职工档案丢失,还能办退休吗?有什么解决渠道?接下来跟社保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2023年即将退休了,职工档案却找不到了。还能不能办理退休呢?职工档案是个人这一辈子的最重要履历证明材料。原则上应当由组织人事机构或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管理。据社保网小编了解, 跟职工退休有关系的,就是就业材料了,主要包括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出国、退离休、退职等材料。一般来说,需要职工档案证明的,主要有以下四项内容:第一,视同缴费年限的记录。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是建立养老保险制,以前依据职工档案中记载的连续工龄制,可以视同缴费的时间。如果档案丢失,视同缴费年限就无法认定了。对于个人来说,这一部分利益就会受到损失。不过,我国也考虑到了有关问题。在档案不全的情况下,允许职工在退休以后,寻找到新的档案材料,以后进行工龄重新认定。工龄重新认定,养老金也会重新计算。第二,出生时间的认定。根据1999年有关法规,对于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当身份证与档案记载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第三,特殊工种退休年龄的认定。大家都知道特殊工种满足工作相应的年限,可以提前五年退休领取养老金。如果档案中记载特殊工种工作年限的档案材料丢失,那样就无法认定从业年限了。第四,部分缴费记录错失的情况。社保系统的建立是首先由各地自行建立的,过去的很多银行缴费都是通过手工记账、手工录入的方式来记载,所以也难以保证有关缴费记录不错失。当职工对于自己的社保缴费年限有异议时,职工档案材料将提供最准确的证明,能够有效避免张冠李戴的情况。从以上四项档案的作用来看,如果说职工仅仅是想以社保系统的缴费记录为基础,不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特殊工种、退休年龄争议或者缴费争议等情况,原则上是可以以社保系统中记录为准的。像现在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由于生成不了相应的档案材料,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已经会以社保缴费记录中的灵活就业参保信息来办理退休了,无需档案材料。档案丢失可以补办吗?档案丢失是不可以补办的。一般来说,个人的档案对其他人来讲也没有用处。要通过档案流转轨迹来查找,大都能找到蛛丝马迹。如果说职工档案实在找不到,那么需要到当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查找原先的就业备案花名册等信息。在过去,职工就业需要经过严格的备案程序,并形成劳动部门的鉴证备案材料,这都可以成为就业的佐证。另外,原先手动记账时,社保缴费都是通过提交相应的花名册来办理的,有关社保缴费花名册信息也能够证明。如果有关部门的有关资料都缺失,那么还可以找到原用工单位。其会计凭证会证明其发工资的记录,一些招用工的花名册等信息往往也会保留,这也会形成佐证的。职工档案丢失不要慌,一定要按照轨迹进行查找,总会有方法办理退休的。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社保网(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整理,具体以当地官网消息为准)